能力与意识

***
能力与意识,两个不太容易赋予详细定义的词汇。

在能力与意识之间,我还是更倾向于意识。 在我看来意识的决定性大于能力,而能力的可塑性高于意识 —— 我还是更忠于内在。

人类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支撑课题就是分析人的思维意识和潜意识。 Sigmund Freud是最早的一位能够清楚的认定和描述我们的心理活动领域的人。在他著名的一生中的早期,他就指出我们的意识里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如果想弄清楚理解它们跟我们的思想、感觉、认知、判断和动机(这些在我们每日生活、职场中里的关键因素)有什么关联,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冰山。冰山的尖端,唯一能从水面看到的一部分,可以当作是我们的的意识。它是有逻辑、有组织的,可控的,但这部分很小。而庞大的水下部分则是我们的潜意识。它们是无组织、无逻辑、无关联的,但它们取能决定我们的各自行为特征。

现代心理学上一直试图通过观察人们在这个思维冰山上能打多深的孔来评价他们掌握某一个专业技能的程度,并描述成四个阶段。

阶段一:无意识,无能力

小陈是一个年轻的网站开发者。他是一个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他认为他的钱途不在律师行业,所以他灵光闪现,做了转行的决定。他曾经帮他的朋友修过计算机,而且很成功,自认为这方面应该都很容易。小陈很快找到了一些能够让他学习、工作的地方(当然,都是靠近他家的)。六个月后,他向朋友说自己是个网站专家了,简历上也列举了不少汇编语言、应用程序,以及开发平台。

但实际上,小陈是一个冷酷的拷贝/粘贴者。他以为能够成功地显示一个windows提示框,就表示对Javascript已经掌握了。 PHP? 也很简单:他成功的安装了Wordpress、Linux,他从LiveCD上启动了Ubuntu系统,能够搭建一个Apache负载均衡集群服务器。他的意识告诉他,他已经无所不知了。

可是问题就在于,小陈没有意识到他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他就简单地停止了学习的步伐。 他经常访问的在线论坛和邮件列表里有很多人都非常客气地告诉他,他的问题在于他肤浅的知识,但没有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而更悲哀的是,他在论坛里的能力值比你我加起来都高。呵呵,这很搞笑。

小陈是无意识的无能力。 (也就是常说的半桶水 —— 空也就罢,却还摇得叮咚响

阶段二:有意识的无能力

赵明是个数学老师。他在一个大学里工作,他希望他的大学里能够拥至少是五倍于现有数量的图书馆藏书。他知道在科技领域方面,他的大学相对于其他研究机构落后很多,所以他决定自己动手去做这个工作。 他想建立一个在线平台,能在社团里共享他们的课程。

赵明是天生的逻辑型的思维,他知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去做研究,搜集信息。 他的搜索从维基百科开始,但最终在大量的浏览阅读后他明白其实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团队对他的这种问题提供了开源方案。

他从那些工程中选择了一个最能满足他的需求的一个。他开始着手阅读在它的网站上找到的文档和手册,最后他把源程序下载下来。但他的兴奋状态推着时间推移逐步退去,因为他看到了很多数据库连接错误。他试了又试,不少于三次地检查他的每一步骤,还是不成功。赵明并不恼怒,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领域并不是专家。

他开始转向它邮件列表平台,在里面,他用他所知道的(其实很少)最精确的语言描述了他的问题。他提醒每个人,他并不清楚他所做的这个东西,所以,他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文档去阅读,或人们给他提供这方面的提示。他不需要等待很久就能得到解决方案,因为他采取了正确的方法。

赵明是有意识的无能力。  (自知亦福

阶段三:有意识的有能力

自从锋仔拿起他的第一本HTML书至今已经有两年了。很显然这是一条不归路,对于锋仔来说,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如何去提高自己喜爱的这个专业。从他拿起第一本书几个月后,他得到了第一个作为自由工作者开发一个网站的机会,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不管这个工作的薪酬有多低,这个工作有多简单(甚至是对于他的水平)。他深信一点:最好的学习的方式就是坚持不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他经常去研究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执行一个功能,因为他知道最好的代码不是第一次就能获得的。 他必须去优化代码,他一遍又一遍地审查。 他一次又一次地修正。

之后,他又给他自己写了一个大概有30到40行的程序。几天之后,他忍不住感到失望,因为他在上网时发现了一段更省事的、而且更简洁的程序,代码行只有他的一半。他渴望知道何时才能轻松的写出如此高质量的代码。然而,经过一段思考之后,他开始分析自己的代码。他知道必须去重写这些代码,否则睡觉都不会安稳。 他不愿意去拷贝粘贴它们。

锋仔正走在成为一个优秀的专家的路上,但他不会给自己加上这个称号,他愿意去等,他是有意识的有能力。  

阶段四:无意识的有能力

这是汇编水平的终极阶段。它不仅仅是知识积累的结果,更是一系列的逻辑规则在数年里慢慢的刻印到脑海中的结果。

我们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时,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他对如此复杂的问题,竞能如此轻松地应对。 这种汇编者看起来就像是能够嗅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思考出的。

优化的编写,可维护的、安全性的程序,应用各种设计模式,使用正确的开发工具组合,这些会自动的在他的工作中体现出来。这种人能够轻松的使用多种语言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工作。  (我并不认为将此定义为无意识是贴切的做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提出第五种阶段:成熟的有能力,定义为有能力去教育和传承他所学的、甚至是还未意识到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一些才智超凡的人哪里看到这些特征,他们可以教学和讲解,这些很显然是多年实践经验积累出的技能。

[ DEVThought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