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

这个实际上是半个月前打算发的一篇post,由于当时这个话题正在风口浪尖上,所以就没敢多说。如今再提,更多的是说些后话了。当然思想还是顺应主流的,我们不能因关注热度的下降而产生侥幸心理;同样那些机构组织亦不能因热度消退而降低关注度。

经历这次地震灾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灾难本身的严重性,而是媒体的舆论力量(最主要是电视媒体,其次还有网络、报刊、无线电等)。实际上我们的媒体对此是非常投入的,基本上是按强于9·11的力度与高度进行报道的,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也心系灾民、投身灾区,不遗余力地执行报道任务。站在媒体的角度,我感受到汶川地震是我出生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一件国家大事!

同以往发生的国家级事件一样,这次地震灾难同样被比作一场战争;面对这个“全民战场”,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个非常时刻,如果谁步调不一致,枪口指错了方向,那么这个“说风凉话”的家伙将受到广大群众的鄙视与责备。

但即便这样,期间还是出了些典型,譬如魏晨的照片事件(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是谁):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期间,他穿着红色外套,在布达拉宫半降的国旗下拍了一组搞怪照片并且满脸笑容。怎么能在举国之殇时在那高兴呢?如此不从主流,不被搞臭才怪了(当然也不排除人家就是有意这么干的)。

此外还有明目张胆的炒作者,比如咱们“著名的”小丑演员孙静荀(烂洞de扮演者)在这个时候也卖乖式地推出了“天佑中国,四川加油!”的个人视频,借地震话题继续进行恶意炒作。其实也不全怪这小丑,只是它幕后公司要求也太过了,这让它今后如何面对剩下的路?真给毁了!

除了媒体上的些事,其次就是全民性捐款了。其实到这份上,我觉得用“捐款”这词很不恰当,应该叫“交钱”。 学校老师跟班上同学讲“这次捐款活动你们每个人应该‘捐’¥XXX”;然后学生回家跟父母说“老师说了让我们每人捐¥XXX”;孩子要捐,做家长的怎好说不?以身立教是家庭教育之本,于是“多少¥?给你,拿去‘交’吧”。

另一方面,像咱这种社会边缘人,搞不好就要成难民了,哪来那么多¥献上呢?但谁都知道要为此去尽自个一份力,更能不出来唱反调。现在不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血吗? 这还不够,硬是要组织搞个什么仪式,大家轮流过过场,然后贴出来个榜,再像媒体公布下某某企业捐善款多少多少。实际上“捐”了也就算了,你这样一番折腾倒弄得我心里不舒服了,不仅为善的那点荣誉感没了,反倒觉得自己真虚伪。现在持这样想法的人其实很多,我这里说说体现不了我个人如何如何。

总结一下吧,在这次地震灾难中我们的救灾文化又一次得到了彰显和发扬,非常的成功,就像在CCTV上看到某领导对某媒体的赞扬所讲的:效果很好 !

1 comment:

  1. :roll: 成了《地来了》,看来震字又被和谐了。

    ReplyDelete